摘要
目的:了解喂养不耐受(FI)早产儿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1-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56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入院后常规应用广谱青霉素,发生喂养不耐受时给予小剂量红霉素促进胃肠动力治疗。采集患儿生后首次胎便(FI1组)、出现喂养不耐受时的粪便(FI2组)、喂养不耐受消失后的粪便(FI3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粪便样本中所有细菌进行16S r RNA测序,比较各组菌群的多样性及丰度变化。结果:与FI1组相比,FI2组的Shannon、Ace指数均下降,克雷伯杆菌丰度升高,拟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罗尔斯通菌、红球菌的丰度降低(P均<0. 05)。FI3组与FI2组的Shannon、Ace指数及克雷伯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红球菌丰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FI3组的拟杆菌、罗尔斯通菌丰度继续降低(P均<0. 05)。结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时,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丰度明显降低,克雷伯杆菌丰度升高,拟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罗尔斯通菌、红球菌的丰度降低。
-
单位徐州医科大学;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