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南紫色土丘陵区大量坡耕地转变为果园,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益,但这一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碳(C)、氮(N)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仍然缺乏研究.为探究紫色土丘陵区坡耕地转变为果园后土壤C、 N的空间分布特征,选取四川盆地中部紫色土丘陵区代表性柑橘园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由坡耕地转变为柑橘园后,土壤C、 N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坡面位置(坡位)对土壤总氮(TN)、硝态氮(NO3--N)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 4+-N)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 0.05).在0~30 cm土层,土壤NO3--N含量沿坡面的变化趋势为: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各坡位土壤C、 N含量随深度(0~30 cm)增加呈现整体降低趋势,其中土层深度对土壤TN、 SOC、 NO3--N和DOC含量的影响显著(P -2(以N计).SOC储量沿坡面的分布差异不显著,变化范围(以C计)为56.12~58.48 t·hm-2,整个坡面土壤TN与SOC的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预测土壤C、 N含量及储量对土地利用转变响应时不能忽视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可为理解紫色土丘陵区耕地转变为果园后土壤C、 N空间分布特征及主控因子提供研究案例.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