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中期,以苏轼为代表的元祐词人对词进行了“破体”改造,将诗歌创作的题材风格引入词中,提高了词的抒情特质,推动了词的诗化。论及秦观,世人总认为其词仍固守在幽妍婉丽、哀感顽艳的创作天地,忽视了秦观作为苏轼最得意的门生,对其师苏轼“以诗为词”的借鉴和发展。事实上,“以诗为词”的创作方法在秦词中多有体现,秦词在用典、议论、言志等方面与元祐词人的“破体”改造殊途同归。这种现象与词学在北宋时期的历史发展状况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