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一个偏于实践层面的话题,"走出去"至少包含着两种不同路径,即所谓的"影展电影"与"市场电影",它们的形态与诉求存在着明显不同。本文主要讨论"影展电影"。"走出去"这一提法大约可以追溯至改革开放之初的"走向世界",其在文化艺术和体育竞赛领域的集中体现,表明了那个年代的人们渴盼交流的急切心态。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在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获奖为标志,中国电影以"影展电影"实践着"走向世界"的通途。90年代中期之后的渐次缺席国际电影节,则在一个重要方面显现出作为"影展电影"主体的"艺术电影"自身的困顿,而与之相对,则是类型电影在"工艺"层面的进路,并以创作实践在市场与观众那里赢得了票房与口碑。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的隔阂以及跨文化交流的误读与折损,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于中国电影而言,如何寻求以"现代电影语言"重述关注"人类命运"的"中国故事",或可以探寻"影展电影"作为"走出去"的一种路径重回"世界电影"版图自身位置的可能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