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代谢功能差异分析的研究

作者:刘桂芹; 格日乐其木格; 邢敬亚; 苏少锋; 张心壮; 曲洪磊; 赵一萍; 芒来*
来源:饲料工业, 2019, 40(19): 24-29.
DOI:10.13302/j.cnki.fi.2019.19.006

摘要

驴的后肠是一个复杂的发酵罐,肠道微生物对驴的健康和能量供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验通过对2岁左右德州公驴屠宰后采集消化道内容物,利用16S rRNA基因V3-V4高变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对消化道微生物区系进行表征和代谢功能预测。结果表明:①本试验共得到3 106 234条有效序列,进行物种注释后共获到7 459个OTU,属于35个门、55个纲、118个目、222个科、512个属。前后肠共2 960个核心OTU,前肠独有996个,后肠独有2 059个;②细菌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等在驴前肠和后肠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③在菌门水平上,前肠优势菌门顺序为厚壁菌门(92.4%)、变形菌门(3.5%)、拟杆菌门(2.7%)和放线菌门(0.8%);后肠厚壁菌门(55.7%)、拟杆菌门(34.2%)、螺旋体门(3.7%)和变形菌门(3.1%);④在属水平上,优势菌属顺序前肠为乳酸杆菌属(50.1%)、链球菌属(21.2%)、未分类的梭菌属(10.4%)、放线杆菌属(2.0%),后肠为乳杆菌属(5.7%)、链球菌属约(4.4%)、未分类的旋体属(2.2%)、未分类的梭菌属(1.1%);⑤FAPROTAX功能预测发现,前肠内容物微生物功能较为简单,氮代谢、动物寄生虫和共生体清除功能、发酵作用、化能异养等主要集中在前肠,后肠主要为厌氧和好氧作用、氮呼吸、人类传染疾病等功能。这一结果与驴的前、后肠功能差异和特点吻合,所获得数据为进一步了解驴的消化吸收机制,制定更适宜的饲养方案奠定了基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