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高碘地下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估

作者:朱春芳; 许乃政; 龚建师; 檀梦皎; 陶小虎; 王赫生; 周锴锷
来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3, 37(12): 78-84.
DOI:10.13448/j.cnki.jalre.2023.281

摘要

淮河流域是我国高碘地下水的主要分布区之一,高碘已成为继高砷、高氟后淮河流域又一饮水安全问题。文中应用指示克里格法对在淮河流域采集的地下水样品4997组开展健康风险评估,研究高碘地下水的空间分布,给出碘含量超过阈值的概率风险图。结果显示:碘是影响流域地下水质量的主要原生劣质指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变异性,高碘地下水在淮河流域呈3个明显的风险区域分带,浅层(≤50m)地下水高碘风险区(F>0.9)面积22780.60km2,面积占比12.18%;深层(>50m)地下水高碘风险区(F>0.9)面积13686.88km2,面积占比7.32%。淮河流域高碘地下水系原生成因,影响与控制地下水中碘形态的重要因素是氧化还原环境、天然有机质含量,此外人类活动农业灌溉也促进了碘的迁移。应用指示克里格法从健康风险评估角度划分淮河流域高碘地下水风险区,对有效预防与控制地下水高碘问题,实行加碘盐分区供给以防碘摄入过量,保障安全饮水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 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