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大小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CT征象,探讨其对PT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组织学证实的396例406枚PTC的CT征象,依据瘤体最大径,将其分为1.12.0 cm组、2.13.0 cm组和>3.0 cm组,分析形态不规则、咬饼征、增强后范围缩小/模糊和微钙化在各组瘤体中的分布。结果 406枚PTC中,1.12.0 cm组、2.13.0 cm组和>3.0 cm组分别为318枚、60枚和28枚,其中形态不规则、咬饼征、增强后范围缩小/模糊和微钙化在各组瘤体中分别占89.6%(285/318)、75.0%(45/60)和64.3%(18/28);83.6%(266/318)、71.7%(43/60)和64.3%(18/28);84.0%(267/318)、78.3%(47/60)和67.9%(19/28);35.5%(113/318)、40.0%(24/60)和59.3%(16/27)。3组瘤体中,形态不规则(χ2=20.092,P=0.000)和咬饼征(χ2=9.695,P=0.0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增强后范围缩小/模糊(χ2=5.175,P=0.075)和微钙化(χ2=5.277,P=0.0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对形态不规则和咬饼征进行组内比较,1.12.0 cm组和2.13.0 cm(χ2=9.746,P=0.002)组、1.12.0 cm组和>3.0 cm(χ2=15.180,P=0.000)组在形态不规则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12.0cm组和>3.0cm(χ2=6.560,P=0.010)在咬饼征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尽管形态不规则、咬饼征、增强后范围缩小/模糊和微钙化是诊断PTC的重要CT征象,但不同征象随瘤体大小而存在一定差异,正确识别这些差异有助于提高PTC术前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的发生。
-
单位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