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西域同文志》卷十六中,对"柴达木"有清晰的说明:"蒙古语,柴达木,宽广之谓。滨河境,地宽敞,故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面对人烟稀少的蛮荒之地,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响应党的号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柴达木,用青春、心血、智慧,建成了青海省建国后最早、最大的垦区。农垦人创业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