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音调疗法治疗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的效果

作者:吴晓莉; 张晓颖; 张庆苏; 杨凌宇; 厉含之; 高飞; 杨宇琦; 胡雪艳; 陈予东; 叶长青; 张玉阁; 山磊; 刘丽旭*
来源: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0, 26(11): 1327-1332.

摘要

目的观察旋律音调疗法对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的临床康复疗效以及脑功能改变。方法 2017年3月至2019年8月,选取本院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音乐组各20例,两组均接受言语治疗,音乐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以旋律音调疗法为主的音乐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CRRCAE)评定其听理解、复述、阅读、命名。两组各选3例患者,治疗前后行静息态fMRI,比较大脑半球局部一致性(ReHo)。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听理解(名词、动词、句子)、复述(名词、动词)、阅读(名词)和命名(动作说明)评分提高(t> 2.221, P <0.05),音乐组听理解(名词、动词、句子)、复述(名词、动词、句子)、阅读(名词、动词)和命名(名词、动作说明)评分提高(t> 2.179, P <0.05)。治疗前后差值比较,音乐组复述(名词、动词)评分增加更多(t> 2.299, P <0.05),阅读(句子)评分有增加的趋势。治疗后,患者静息状态下左侧小脑、颞枕区的ReHo增强,双侧额叶、颞叶皮质ReHo降低。结论在言语训练基础上,联合旋律音调疗法可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的言语功能,特别在句子阅读和单词复述方面。ReHo改变可能与脑损伤后神经修复有关。

  • 单位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