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培养大学生公共精神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关键途径。公共精神的塑造应更多地源于学生自身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弱势群体的共情,而非仅仅依赖传统课堂的教学和教师灌输。因此,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需要加强学生的社会参与和实践体验,以提高他们的社会敏感度,并通过体验式学习建立社会责任和社会承诺。通过采用情境创设、案例分析、知识构建和躬身实践等教学策略,实现了体验式学习与公共精神培养的深度融合,取得了良好效果。但还需注意一些关键要素,包括为学生提供目标明确的教学指导、建立多方协同的社会网络,以及营造以服务社会为导向的校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