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秦汉简牍中的"秫米"和"黍米"的名实问题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梳理了传世典籍及出土文献中关于"秫"的记载,发现晋及以前农学和本草学家多认为"秫"是"黏粟";晋以后开始出现争议;宋代及以后尽管出现多种争论,但"黏粟"仍是各家的主流观点.综合分析秦汉简牍帛书中"秫"和"黍"的相关记载,发现二者为不同的作物,不存在相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