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题材的少数民族电影紧扣时代主流文化要求,塑造了大批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其所传达的国家形象背后的银幕寓意值得深入研究。与此同时,由于这些电影的编导大多为省外艺术家,其在对云南少数民族人物的塑造中含有对"异域文化"的窥视与想象,由此造成了人物形象的模式化,以及对少数民族女性、男性甚至儿童形象塑造上的不同视角。事实上,主流文化的审视与选择,电影艺术家的建构与想象,成为理解此类电影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