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研究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系统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南京市主城区2002、 2014、 2017年3期ASTER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采用最大似然法、神经网络法和支持向量机分类法进行土地覆盖分类,选择最高精度的分类方法;再基于当量因子法计算南京市主城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并对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和生态经济协调程度评估;最后,立足南京市实际情况,从人口、经济、政策角度来进行驱动力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土地覆盖方面。2002—2017年南京市主城区耕地面积大幅下降,大部分向建筑用地转移,小部分向林地转移;2)ESV方面。2002—2017年ESV减少了1.81亿元,其中耕地下降了3.04亿元,草地下降了0.57亿元,林地增加了1.94亿元。从单项功能产生效益上分析,水源涵养和废物处理两者产生的效益最高,占比接近60%。另外,ESV对于水体的敏感性最大,对草地的敏感性最小。耕地对ESV的影响越来越小,林地对ESV的影响逐渐加大;3)南京市主城区生态与经济存在轻度冲突,且随着发展的加快,冲突略有加剧。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边缘地区城市化,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增加、第一产业比重下降,是耕地面积和耕地服务价值降低的主要原因。生态工程等政策因素的影响是南京市主城区林地面积和林地服务价值增加的主要原因。15年来,南京市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导致了耕地面积被大量占用,使得南京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明显降低。加强生态工程建设可以略微弥补城市发展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失。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