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在消融指数指导的房颤消融术中实时监测食管位置的价值探讨

作者:杨正凯; **珠; 孙世坤; 朱莎莎; 周靖; 时星宇; 邹操*
来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22, 38(08): 649-654.
DOI:10.13201/j.issn.1001-1439.2022.08.010

摘要

目的:回顾性探讨腔内超声(ICE)在消融指数(AI)指导的心房颤动(房颤)消融术中实时监测食管位置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8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房颤患者,在术中应用ICE实时观察食管位置,在食管附近消融时目标AI值设置为320~350 U。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复发定义为3个月空白期后心电图记录或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中发现持续30 s以上的房颤、心房扑动(房扑)或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房颤患者消融术后未复发率。结果:(1)共纳入139例房颤患者,阵发性房颤患者84例(60.4%),男性占59.0%,年龄为64(55,70)岁,病程为15(4,48)个月,CHA2DS2-VASc评分为2(1,4)分,左房内径为(44.0±6.62) mm;术中ICE检测食管位于左肺静脉后壁、左房后壁中部和右肺静脉后壁分别占81.3%、10.1%和8.6%;消融过程中未发现食管位置发生>1 cm的移位;ICE联合AI指导左、右肺静脉单圈隔离率分别为92.6%、89.4%;平均随访时间为(10±6.4)个月,无心房食管瘘发生。在未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时,阵发性房颤患者未复发率为85.5%,持续性房颤患者未复发率80.8%。结论:ICE可实时监测食管位置,食管附近目标AI值320~350 U指导肺静脉隔离安全有效。

  • 单位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