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肝癌发生微血管侵犯(MVI)的临床危险因素,为肝癌MVI术前预警、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9例确诊为肝癌的患者的临床、病理、影像学资料及术后随访资料。根据术后病理切片,肝癌MVI的存在与否分为两组:MVI组(67例)和无MVI组(132例)。比较分析性别、年龄、甲胎蛋白(AFP)水平(≤200 ng/ml,> 200 ng/ml)、是否行经肝动脉栓塞化疗、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肿瘤大小(≤4 cm,> 4 cm)、肿瘤分化程度(高/中分化,低分化)与肝癌患者MVI发生的关系。结果 MVI组和无MVI组年龄、性别、术前治疗情况、是否有乙肝病毒感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0.05);MVI组的肿瘤大小和血清AFP水平高于无MVI组,肿瘤分化程度则要低于无MVI组(均<0.05)。肿瘤大小是影响MV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0.05)。结论肿瘤大小、AFP水平、肿瘤分化程度与肝癌患者MVI的发生均有关,其中肿瘤大小是影响肝癌患者发生MVI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