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阮籍的著述中提及多种理想人格,按名称分类,有君子、圣人、大人、至人、真人、神人等不同称谓,这些称谓蕴含着不同的意义,即使同一种称谓,在阮籍不同时期的著述中,其所代表的形象也有明显的变化,展现出鲜明的层次性。有儒家式的"圣人""君子"、道家式的"圣人""大人""至人"、精神层面超脱的"至人""圣人""太初真人",以及在肉体上超越生死、在精神上超然物外的"大人先生"和"神人"。阮籍理想人格之所以出现层次性与魏晋时期的政治环境、文化背景及庄子思想在魏晋时期长足发展是分不开的。
-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