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sHLH)的发生情况, 分析归纳其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 早期识别高危人群。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2020年1月至5月, 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山东省第一康复医院、山东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在援鄂或支援山东省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期间, 共收治248例60岁以上确诊为重症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噬血细胞综合征(HLH)诊断评分系统(HScore评分)标准将患者分为sHLH组(>169分)和非sHLH组(<98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器官功能衰竭比例及60 d病死率;通过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重症新冠病毒感染人群发生sHLH及60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 分析单独或综合指标对sHLH的诊断价值。结果 248例老年重症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中, 排除数据不全及无法追溯临床结局者82例、HScore评分98~169分者35例, 最终131例患者数据纳入最终随访与统计, 其中sHLH组25例, 非sHLH组106例。sHLH组患者血浆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淋巴细胞计数(LYM)、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前白蛋白(PAB)均较非sHLH组显著降低, 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尿素氮(BUN)、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铁蛋白(Fer)、乳酸脱氢酶(LDH)、降钙素原(PCT)、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三酰甘油(TG)、白细胞介素-6(IL-6)、总胆红素(TBil)均较非sHLH组显著升高;且sHLH组患者发热及乏力情况较非sHLH组更严重, 休克、急性肝肾损伤和心脏损害的比例较非sHLH组更高。sHLH组患者60 d病死率明显高于非sHLH组〔84.0%(21/25)比40.6%(43/106), P<0.01〕。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Fer 〔优势比(OR)=0.997, 95%可信区间(95%CI)为0.996~0.998〕、D?-?二聚体(OR=0.960, 95%CI为0.944~0.977)、LDH(OR=0.998, 95%CI为0.997~0.999)、TG升高(OR=0.706, 95%CI为0.579~0.860)是老年重症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发生sHLH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Fer(OR=1.001, 95%CI为1.001~1.002)、LDH(OR=1.004, 95%CI为1.002~1.005)和D?-?二聚体升高(OR=1.036, 95%CI为1.018~1.055)也是患者6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 且sHLH患者的死亡风险是非sHLH患者的7.692倍(OR=7.692, 95%CI为2.466~23.987, 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 LDH、D?-?二聚体和TG 3项综合指标对老年重症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发生sHLH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0.920, 95%CI为0.866~0.973, P=0.000〕。结论年龄>60岁的老年重症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并发sHLH病情危重、病死率高、治疗难度大。Fer、LDH、D?-?二聚体、TG升高是发生sHLH的独立危险因素, 同时高度提示预后不良;LDH、D?-?二聚体、TG综合指标对sHLH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可以作为老年重症新冠病毒感染患者sHLH的早期筛查工具。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