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miR-199a-5p在宫颈癌组织及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00例为宫颈癌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女性10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分别检测宫颈癌患者癌组织、对应癌旁组织,以及两组血清中miR-199a-5p的相对表达水平;对比分析miR-199a-5p在不同样本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199a-5p诊断宫颈癌的临床价值;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miR-199a-5p与宫颈癌患者3年总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miR-199a-5p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宫颈癌组血清miR-199a-5p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和临床分期中,宫颈癌患者癌组织及血清中miR-199a-5p的相对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肿瘤最大径、绝经、病理分型、分化程度方面,宫颈癌患者癌组织及血清中miR-199a-5p的相对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癌组织、血清中miR-199a-5p诊断宫颈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8(95%CI:0.651~0.961)、0.748(95%CI:0.537~0.960),诊断效能较高。生存分析结果表明,宫颈癌患者癌组织和血清miR-199a-5p低表达者3年总生存率均显著高于miR-199a-5p高表达者(P<0.05)。结论 miR-199a-5p在宫颈癌组织及血清中表达均明显上调,且其相对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以及患者生存率相关,miR-199a-5p可能作为宫颈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的又一指标。
-
单位邯郸市中心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