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宅基地复垦后土壤生态功能修复是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技术问题。【方法】通过微型小区试验,以自然恢复(NER)为对照,研究种植禾草(高羊茅FEA、鸭茅DGA和黑麦草LPE 3种禾本科饲草)对宅基地复垦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1)宅基地复垦土壤中真菌丰度高于细菌,但细菌的物种数多于真菌。(2)相对NER而言,种植禾草显著调控了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种植禾草后,土壤中部分细菌和真菌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如土壤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细菌、绿弯菌门(Chloroflexi)细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细菌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真菌的相对丰度都增加了5倍以上。(3)禾草种植对土壤细菌的影响胜于对真菌的影响,如在门水平上,4个处理之间具有显著差异的细菌有13类,而真菌仅2类。(4)种植禾草整体上降低了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细菌的丰度,但促进了特定真菌物种的繁殖,实现了其功能替代。(5)某鲑色沉积物杆状菌(Sediminibacterium sp.)、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Ohtaekwangia sp.和某链球菌(Streptococcus sp.)是主要表征泥石流滩地种植禾草的一类指示细菌。(6)种植禾本科植物种更容易促进土壤中与之强关联的真菌物种生长与繁殖,因而不同禾草关联的真菌类群也不同。【结论】宅基地复垦后土壤微生物功能主要集中在快速分解有机物料以供给植物,而禾草植物种可以通过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实现宅基地复垦土壤生态功能的定向修复。
-
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