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3年的连续试验监测与数据分析,揭示绿色屋顶的产流规律,定量识别实际运行过程中绿色屋顶的径流减控效果。结果表明,绿色屋顶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77%,在174场降雨中,绿色屋顶发生产流的有33场,产流多发生在大雨及大雨以上等级降雨中;随着降雨量的增加,绿色屋顶的径流系数逐渐增加,对于暴雨和特大暴雨,绿色屋顶的径流系数分别为0. 35和0. 44;绿色屋顶的场次径流总量控制率普遍在50%以上,且随着降雨总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两者呈幂函数关系;绿色屋顶同样具有较好的洪峰流量削减效果,洪峰流量削减率与场次径流总量控制率存在较高的一致性,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 95;绿色屋顶的初损过程对降雨的滞蓄起到重要作用,典型场次的初损占比(初损量与降雨控制总量的比例)最高可达90%,且随降雨总量的增加而减少,两者呈对数函数关系。初损过程对应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约为51%,大致相当于10 mm的设计降雨量,即绿色屋顶具有10 mm的调蓄容积。
-
单位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