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接受冠脉介入治疗(PCI)与未接受冠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CHD)患者他汀类药物依从性差异。方法:对"IL-33和e NOS基因标签SNPs与冠心病发生的关联研究"中经冠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209例患者,接受PCI治疗者84例,未接受PCI治疗者125例,分别在诊断时、诊断后3月及诊断后6月进行询问并记录使用他汀类药物种类、服用剂量及服用时限等信息,统计2组人群不同时间点使用大于等于标准剂量、小于标准剂量及不使用他汀的人数比例,运用χ2检验分析相互间的差异。结果:在诊断明确后的起始治疗,无论接受或者不接受PCI的患者均处方他汀,比例均大于9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PCI的患者无论是诊断后3月还是6月使用大于等于标准剂量、低于标准剂量及不使用他汀的比例与起始比较无增减(P>0.05);未接受PCI者无论是诊断后3月还是6月使用大于等于标准剂量比例与起始比较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低于标准剂量和不使用他汀的比例与起始比较上升(P<0.05),未接受PCI者诊断后3月和6月使用大于等于标准剂量比例与接受PCI者比较降低(P<0.05),而使用低于标准剂量和不使用他汀的比例较接受PCI者上升(P<0.05)。结论:未接受PCI的患者诊断冠心病时间越长他汀类药物依从性越差。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他汀类药物依从性好于未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
-
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