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诞生于"孤岛"时期的"译意风"作为现代科技的一个缩影,因其与有声电影这一新兴大众娱乐方式的紧密结合,为"五四"以来备受关注的"科学本土化"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译意风"普及于民间的经过是其不断被符号化的过程,它在半个多世纪里被不断变化的民族主义思潮裹挟,为商业资本、大众媒体、普通民众乃至国家权力等众多话语主体所定义,呈现出对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西方物质文明从学习到内化再到扬弃和超越的发展轨迹。这些以"译意风"为中心的历史叙事本身也通过生成、具象化、情境转换等多种手段,向着日常化和政治化的方向演进,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其所揭示的"面向未来"的民族主义原则构成中国现代化事业得以不断展开的思想基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