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20—40年代,伴随亚太时局的变动,矢野仁一提出了“满蒙藏非中国本来领土论”等一系列污名化中国的论说。自华盛顿会议召开,中经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迨至太平洋战争爆发,矢野仁一先后塑造了“中国非国”、“动的中国”和“不动的中国”、“客体中国”、“被遮蔽的中国”等多重负面意象。矢野仁一的中国观,既具有伴随政治变化而演替的“动”的表征,也有始终如一呼应并推动日本侵华国策的“不动”的特性,而以近代性为绝对尺度的单线“进步史观”是贯穿矢野仁一一生的历史认识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