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价万古霉素稳态谷浓度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之间的相关性,从而验证指南将万古霉素稳态谷浓度从5–10mg/L提高至10–20mg/L是否适合中国人群特征。为修订我国万古霉素临床应用指南及专家共识提供循证依据,共纳入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期间符合标准的331例患者,根据初次达到稳态谷浓度分为低浓度组(SVTC<10 mg/L),目标浓度组(10 mg/L≤SVTC≤20 mg/L)及高浓度组(SVTC>20 mg/L)。考察的主要结局是患者14天的临床治疗失败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次要结局包括28天感染复发率、细菌清除率、肾毒性等。利用SPSS25.0软件统计分析万古霉素稳态谷浓度与疗效和安全性之间的相关性。通过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对低浓度组和目标浓度组283例患者的基线特征参数进行倾向性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发现:SVTC<10 mg/L和10 mg/L≤SVTC≤20 mg/L患者14天的临床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5)。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表明:SVTC<10mg/L和10mg/L≤SVTC≤20mg/L患者28天累积感染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P=0.514)。高浓度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远高于低浓度组和目标浓度组(P<0.001)。与万古霉素肾毒性相关稳态谷浓度的临界值为14.55mg/L,其预测肾毒性发生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78%,准确度77%(OR=0.82, 95%CI=0.72–0.83)。万古霉素稳态谷浓度不是预测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率的良好指标,万古霉素稳态谷浓度是预测肾毒性发生的良好指标。
-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