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红阳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var. chinensis ‘Hongyang’)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营养价值,以及较好的市场开发前景。但近年红阳猕猴桃产区如云南、四川等多地多次遭遇倒春寒等极限天气,其抗寒性差的特点限制了其发展空间。该研究通过在组培的过程中使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导红阳猕猴桃突变体,进而筛选出耐寒突变体,并通过转录组分析探究其胁迫响应机制。该研究以红阳猕猴桃叶片为实验材料,在组培时(4.4 g·L~(-1) MS+4.5 g·L~(-1)琼脂+1.5 mg·L~(-1) 6-BA+0.1 mg·L~(-1) NAA+15 g·L~(-1)蔗糖+0.01~0.1 g·L~(-1) EMS)利用EMS诱导技术诱导突变体,并在低温环境下筛选出耐寒突变体。选出的耐寒突变体和正常红阳猕猴桃组培苗进行4 ℃ 12 h寒胁迫处理,而后,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初步的表型鉴定,当EMS处理浓度为0.06 g·L~(-1)时诱导的部分突变体具有一定的耐寒性;(2)在转录组测序数据GO功能富集分析中,富集条目最多的类目是生物学过程部分;(3)利用KEGG数据库分析时,共筛选到21条差异基因在15条通路中得到注释,且均为上调表达,其中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通路(ath04141)中富集的差异基因最多,且该通路内的sHSF、Hsp70和NEF可能与耐寒机制调控有关。以上研究结果将为红阳猕猴桃耐寒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提供材料基础及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