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耳封堵术后器械相关血栓的单中心调查和病例分析

作者:张莎; 王宇; 黄新苗; 吴弘; 秦永文; 赵仙先; 白元*
来源:上海医学, 2020, 43(08): 479-484.
DOI:10.19842/j.cnki.issn.0253-9934.2020.08.007

摘要

目的探讨左心耳封堵术(left atrialappendage closure,LAAC)后器械相关血栓(device-related thrombus, DRT)的发生率、预测因子及其临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9年8月在上海长海医院因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应用Watchman封堵器完成LAAC的患者病史资料,重点分析所有发现DRT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术期和随访数据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03例患者,手术成功198例(97.5%)。随访时间为(12.2±7.1)个月,左心耳影像学随访82例(42.3%)。随访期间发现DRT 5例,总发病率为2.5%(5/198),占影像学随访的6.1%(5/82)。发生DRT者的共同特征包括持续性房颤、左心房容积增大、左心房内径增大、植入大尺寸的封堵器(4例33 mm,1例30 mm)。5例DRT患者中,4例患者年龄≥65岁,3例既往有脑梗死病史,3例房颤血栓危险度评分(CHA2DS2-VASc评分)≥3分,3例患者术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见左心耳内自发显影现象。发现DRT的时间为术后(5.4±2.0)个月。DRT确诊后,4例予利伐沙班治疗,1例予华法林治疗。随访中,2例DRT消失,1例DRT缩小,5例DRT患者均未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结论 LAAC术后DRT并不罕见,临床医师对高危患者应加强术后左心耳影像学随访,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单位
    上海长海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