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关注本土社会工作场域,基于实践构建中国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已渐成学界共识。在从实证主义知识观及其工具化实践,转向后现代知识观及其处境化实践的学科发展背景下,社会工作者实践性知识的重要性日趋凸显。作为社会工作者个体在服务实践中所创生的知识,它同时具有实践场域的社会历史规定性、建构主体的社会文化处境化、生成过程的社会建构性、判定标准的社会效用性等社会属性。基于这些社会属性,可以通过社会工作者的自我叙事助推这一内隐知识的外显,依托专业共同体实现对其再构,并在行动研究中达成对其有效性检验。最终实现这一知识形态从个体化向公共化的跃迁,为学科知识的本土建构做出贡献。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