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基于RS2000生物学辐照仪建立大鼠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动物模型,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和血清学改变。方法:取SPF级SD大鼠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3只)和照射组(5只),应用RS2000生物学辐照仪单次精准照射大鼠左侧上、下颌骨区域,模拟临床放疗靶区。照射方案为单次照射20 Gy,空白组假照射。观察大鼠口腔黏膜状况,照射后第5天对大鼠增加软食饲养方案。照射后第9天取大鼠左侧颊部黏膜及舌体组织,固定后进行H-E染色、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14及EGFR免疫荧光共染等。应用多细胞因子抗体芯片检测2组大鼠血清中23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照射后第5~6天,大鼠口腔黏膜开始出现轻度、小面积溃疡;从第7~8天开始,小溃疡逐渐融合成大面积溃疡,并持续到第9天。H-E染色显示,照射后第9天,黏膜下层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上皮层崩解、脱落;基底层排列疏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放射损伤的口腔黏膜增殖能力下降,多细胞因子抗体芯片检测结果表明血清中多种炎症因子上升,其中IL-10、IL-1α、IL-1β、MIP-3α、IL-12等炎症因子上升超过1.5倍。结论:SD大鼠经RS2000生物学辐照仪20 Gy单次左侧颌骨区域照射成功构建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大鼠模型,组织病理学结果表明放射损伤的大鼠,黏膜增殖能力降低,血清中多种炎症因子表达增高。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