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客籍学堂是清末新政中专门招收客籍学生的特殊学堂。清末兴学后,各省学堂大多以附学的形式兼收客籍。1902年,漕运总督陈夔龙奏请设立江北大学堂,首创本籍客籍分班教学的方法。省界意识的兴起,科举制度的废除,催生了本籍客籍之间争夺学额的矛盾,推动了客籍学堂的产生。河南、直隶等地客籍群体自发兴建旅学。1904年,山东巡抚周馥创立了最早专门招收客籍学生的官办学堂——山东客籍学堂。河南紧随其后,并进一步消融省界,设立了旅汴学堂。学部很快将之推广到全国。辛亥革命后,随着选官制度的变革,旧官宦群体纷纷携眷返乡,各地大多数客籍学堂也随之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