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跨国生产的国际分工模式中,为助益中国摆脱“低端转移”“高端回流”以及“贫困化增长”等困境,构建了一个综合反映一国特定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分工地位和获利能力的分析框架,并对中国35个行业2000—2017年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情况和移动路径进行了全面系统剖析。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制造类行业的获利能力与行业的技术水平存在明显的错配,技术含量越高的行业,获利空间越小;第二,中国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普遍被锁定在低附加值环节,但相比传统服务业,中国在新兴服务业领域的发展势头相对良好;第三,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中低技术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领域对中国存在明显的挤出效应,使中国同时陷入“低端锁定”和“低端转移”的双重困境。为此,应在短期内构建区域产业集群,提升整体议价能力,避免陷入“贫困化增长”;中长期加大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程度,继续坚持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并借力“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转移低端产业,集中培育高端生产要素,为全球价值链转型升级赢得空间。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