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的疑、难、重、急症,约占异常子宫出血的70%。由于其出血模式差异较大,治疗颇为棘手。该病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月经淋漓不尽或非经期的阴道大量流血等,属中医"崩漏"范畴。历代医家对该病的研究较为深入,在病因、病机、鉴别、治疗等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现存文献对其病机的研究多集中在血热、血瘀、脾虚、肾虚四型,对肝的论述较少,而在临床实践中,常见因肝的功能失常而致崩漏者。"女子以肝为先天"理论从女子的特殊生理病理特点出发,强调肝的功能特性、经络循行在该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肝气、肝血与脾肾二脏、冲任二脉密切相关,故从疏肝气养肝血、肝肾同源、肝脾同调、肝经循行四个方面探讨中医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可为临床治疗拓宽思路。围绝经期是女性特有的生理时期,此期多表现为气郁血虚的状态,而肝体阴而用阳,主疏泄气机指导排卵又藏血而调节血量,故从肝论治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不仅可以解决因排卵异常而导致的激素水平紊乱,起到止血的作用,又可改善围绝经期症状,打破传统理念,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