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位置切口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白内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渭南市第二医院眼科收治的154例(172只眼)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纳入患者实施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按不同位置切口将患者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51例,于颞上方角巩膜缘做手术切口; B组51例,于颞上方巩膜做切口; C组52例,手术切口于角巩膜缘上最大角膜屈光度子午线方位,并做一穿透性切口于对侧180°角膜缘内。分析三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手术源散光度、眼压、裸眼视力等指标变化。结果C组52例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裸眼视力均明显优于A、B两组(P <0. 05)。A、B、C三组术后7 d、1个月、3个月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均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2. 5±0. 8) D、(2. 3±0. 9) D、(2. 3±0. 6) D比(3. 2±0. 6) D;(2. 4±0. 9) D、(2. 3±1. 0) D、(2. 1±0. 8) D比(3. 3±0. 5) D;(1. 9±0. 8) D、(1. 9±0. 9) D、(1. 7±0. 7) D比(3. 2±0. 5) D],且C组下降速度最快,B组其次,三组组间、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术后7 d、1个月、3个月眼压水平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患者治疗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角巩膜缘上最大角膜屈光度子午线方位作为手术主切口,再做一辅助切口,可改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降低手术源性散光且手术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