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实验,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大脑局部脑缺血情况下通过血脑屏障(BBB)的最佳时间及机制,为NGF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新的用药途径。方法对6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按缺血后不同时间点,给予每只大鼠注入125Ⅰ-NGF,利用γ射线计数仪检测γ计数量,观察缺血不同时间BBB通透性的改变。脑缺血后BBB通透性最大的时间点(缺血3 d)大鼠为实验组(15只),不制造脑缺血动物为对照组(15只)。对大鼠行脑冠状切片,通过放射自显影观察成影部位、面积及亮度。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脑缺血不同时间BBB的变化。结果随脑缺血时间延长,BBB通透性逐渐增加,其中脑缺血后第3天BBB通透性最大,而后又逐渐减弱。在BBB相同通透性情况下,γ计数显示,伴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对照组和实验组γ计数均有所增加,实验组各时间点γ计数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 05),以用药4 hγ计数最高。放射自显影结果显示,对照组给药1 h整个大脑不显影,4 h及7h脑室及室周脑组织显影,面积约占脑冠状切面的4. 1%,亮度明显;实验组给药1 h右侧大脑表面显影,面积约占脑冠状切面的6%,亮度较强,4 h及7h除了脑室及室周脑组织显影外,在右侧脑额叶(FL)、顶叶(AL)和颞叶皮质和髓质中有大面积显影,面积占脑冠状切面的36. 2%~47. 3%,亮度很强。结论随着大鼠脑缺血时间延长BBB通透性增加,其中缺血3 d通透性最强;大鼠局灶脑缺血3 d用药4 h125Ⅰ-NGF进入BBB量最大,在额叶、顶叶及颞叶显影最明显。NGF能通过局灶性脑缺血的血脑屏障,可能为临床给药途径提出新思路。

  • 单位
    神经内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