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在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诱导化疗联合根治性放疗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21年5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肿瘤科收治的114例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非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诱导化疗前FIB水平的中位数确定FIB临界值, 从而分为高FIB组与低FIB组, 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等其他血液学相关参数的最佳临界值。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OS和PFS用Kal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 并Log-rank法检验,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预后因素。结果高FIB组患者59例(FIB>3.6 g/L),低FIB组患者55例(FIB≤3.6 g/L)。高FIB组患者较低FIB组患者有更高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NLR及PLR(χ2= 7.84、12.80、15.04、9.14, P<0.05)。低FIB组患者的3、5年总生存率(OS)优于高FIB组患者(62.9%vs. 39.6%;46.9%vs. 25.8%), 低FIB组患者的3、5年无进展生存率(PFS)优于高FIB组患者(63.3%vs. 40.3%;48.1%vs. 26.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IB、是否同步放化疗、放疗后淋巴结疗效与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OS和PFS相关,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IB、是否同步放化疗、放疗后淋巴结疗效是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OS[HR(95%CI):1.89(1.08~3.31)、3.76(1.12~12.65)、2.14(1.09~4.21), P<0.05]和PFS的独立预后因素[HR(95%CI):1.92(1.90~3.36)、3.93(1.01~11.34)、2.15(1.09~4.22),P<0.05]。结论低FIB的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 诱导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后OS率与PFS率更高。FIB可能作为评估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非手术治疗的一个预后因素指标。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