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三阶段论”的出台,到对只演旧戏的质疑,又到“三并行论”的亮相,再到分工达成共识与“两阶段论”的提出,延安京剧改革思路呈现出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出现不同思路的根本原因是领导者和实施者对“戏曲改革究竟从何入手”这一问题认识不一。各方尽管就“戏曲改革的最高目标是创造民族新歌舞剧”达成共识,但对于当前阶段的任务为何,看法并不统一。这本质上是对政治与艺术先后关系认知的不同导致的。通过论争,延安戏曲界完成了京剧改革内在逻辑的确立:新内容需要变更旧形式,当新内容与新形式实现高度融合时则意味着另一“品种”的诞生。换言之,旧戏转型和变革的核心是形式和内容相匹配的问题。

  • 单位
    上海戏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