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血型血清学特征及采用悬浮红细胞输注方式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9年12月住院治疗的56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回顾性分析56例患者血型血清学特征,并分析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分型、凝集强度与溶血和贫血程度关系。对56例患者分为A组8例(药物治疗),B组18例(输注洗涤红细胞),C组30例(输注悬浮红细胞)。将3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水平、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总胆红素(TBIL)水平变化进行比较。比较3组临床症状缓解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56例患者,抗-IgG型自身抗体34例(60.71%),抗-C3d型自身抗体5例(8.93%),抗-IgG+C3d型复合自身抗体17例(30.36%)。其中单纯型(IgG、C3d)与复合型(IgG+ C3d)的溶血参数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56例患者DAT结果均为阳性(凝集强度W+-4+),自身抗体和DAT凝集强度与溶血和贫血呈正相关(P<0.05)。治疗后Ret、TBIL均显著降低,RBC、Hb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组患者RBC、Hb、Ret、T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治疗总有效率(87.5%)、B组治疗总有效率(94.4%)、C组治疗总有效率(100%),3组比较临床症状完全有效率及部分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HA患者自身抗体和DAT凝集强度越强溶血程度越严重,而贫血程度也随之加重。临床上应用悬浮红细胞输注方式对AIHA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确切,能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指标及改善患者缺氧症状,并具有安全有效性,无不良反应发生,具有临床重要意义,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与运用。

  • 单位
    航天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