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5年北京市产前诊断机构运营情况及服务效果研究

作者:李颖; 李文迪; 徐宏燕; 宋雨亭; 刘凯波; 冯星淋*
来源:医学与社会, 2019, 32(10): 1-37.
DOI:10.13723/j.yxysh.2019.10.001

摘要

目的:了解北京市产前诊断机构运营情况和服务效果以及变化趋势,为优化产前诊断体系提供政策依据。方法:基于第二次、第三次全国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服务专项调查北京市调查部分,从机构、人员、服务开展情况等方面分析北京市产前诊断机构的运营情况及变化趋势。结果:2010-2015年北京市产前诊断机构由6家增至8家,机构级别多为省部级,审批严格,服务范围以超声诊断、细胞学诊断、分子遗传学诊断和遗传咨询为主;产前诊断专业技术人员共有186名;产前诊断总量约为13.84万例,年均诊断量为2.31万例,以超声诊断为主,占比49.69%;产前诊断服务量呈增加趋势,年均增长率5.07%;诊断阳性率呈上升趋势(P<0.05);因高龄进行细胞学诊断的人数占比逐年增加。结论:2010-2015年北京市产前诊断服务体系管理较规范,服务量及服务效果逐年提升,总体运营情况良好,高龄成为产妇进行产前诊断的重要因素。

  • 单位
    北京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