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建立铜川地区孕产妇D-二聚体水平参考范围,探讨其对孕产妇深静脉血栓(DVT)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21年11月于门诊进行孕检的740名孕妇作为健康孕妇组,根据孕周将其分为孕早组249名(妊娠10~14周)、孕中组287名(妊娠15~28周)、孕晚组204例(妊娠29~40周);另选取经正常孕期后自然分娩(491名)及剖宫产分娩(474名)单胎且婴儿健康的965名产妇作为产妇组,根据产后时间将其分为产后1组(<48 h)345名、产后2组(48~72 h)320名、产后3组(>72 h)300名;选取体检的270名健康育龄期非孕产女性作为非孕产组;另选取59例发生DVT孕产妇作为DVT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D-二聚体水平,以单侧上限(P95)值作为D二聚体参考范围;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二聚体水平对孕产妇DVT的预测价值。结果 不同孕周孕妇的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产后时间剖宫产组的D-二聚体水平高于自然分娩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孕周的增加,D-二聚体水平明显上升(r=0.775,P<0.05);建立D-二聚体参考范围为,孕10~14周、15~28周、29~40周分别为≤0.85 mg/L、≤1.71 mg/L、≤3.82 mg/L;自然分娩后<48 h、48~72 h、>72 h分别为≤5.86 mg/L、≤5.86 mg/L、≤2.62 mg/L;剖宫产后<48 h、48~72 h、>72 h分别为≤7.44 mg/L、≤7.44 mg/L、≤3.79 mg/L;健康非孕产女性为≤0.49 mg/L。不同年龄段同一孕周、同一产后时间孕妇的D-二聚体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相同年龄段不同孕周、不同产后时间孕妇的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产后<48 h及产后48~72 h的D-二聚体水平高于非DVT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产后1组、产后2组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8、0.864。结论 本研究初步建立了铜川地区孕产妇D-二聚体水平参考范围,为D-二聚体诊断孕产妇DVT提供了参考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