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政府、公众只重视经济的快速增长,未能兼顾水环境,使得水污染问题成为阻碍社会发展、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从法律角度而言,当前我国的水污染防治面临环境立法滞后、制度实施不理想、公众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为有效改善水环境现状、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可从宏观法制和微观政策两方面探索水污染防治路径,前者包括环境权入宪、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保障公众参与原则实现,后者包括全面推行"河长制"和推进建立生态补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