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冷涡背景下飑线的统计特征

作者:李吉; 谌芸; 肖天贵; 朱克云
来源: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2, 37(01): 72-80.
DOI:10.16836/j.cnki.jcuit.2022.01.013

摘要

为进一步研究东北地区冷涡背景下飑线的统计特征,识别出24个东北地区冷涡背景下的飑线过程,并利用动态合成分析等方法,对飑线过程的时空分布、移动特征、形成和消散方式及其与冷涡的关系进行统计研究。结果表明:(1)飑线过程南多北少,与平原-山区交界线的走向一致呈东北-西南向分布。飑线均位于冷涡的南侧,飑线不同时期差异不大。在冷涡发展增强和成熟阶段形成的飑线较多,而且在冷涡的减弱消亡阶段也有多条飑线产生。(2)飑线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多在午后至凌晨生成,上午最少。70.8%的飑线生命史为3~5 h。最大雷达回波强度在50~60 dBZ。(3)飑线多为从东到东南向直线型移动,中心平均移动速度为14.1 m/s。(4)飑线的形成方式以断续线型(BL)最多,消散方式以倒虚线型(RBL)最多。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