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讨薄壳山核桃与茶间作后安吉白茶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性差异,为构建薄壳山核桃和安吉白茶高效复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薄壳山核桃与安吉白茶间作分别以乔木树冠下(T1)、树冠缘(T2)、树冠外(T3)和纯安吉白茶园(T0)等4个测定点,测定10年生安吉白茶茶树新芽数、新稍生长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等生长指标,结合茶树速生期(7—9月)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指标,分析探讨林茶间作不同光照条件下安吉白茶生长与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1)林茶间作茶树的新芽数、新梢长度等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纯茶园,其中乔木冠缘茶树生长指标较优;间作茶园茶树的百芽鲜(干)质量显著高于纯茶园,单位面积茶树新芽鲜质量以冠缘、冠外显著高于冠下和纯茶园,茶树新芽干质量为冠缘处最高,其次为冠外,冠下与纯茶园较低;(2)通过各测定点叶绿素荧光动力学OJIP曲线分析,7—8月高温强光下薄壳山核桃冠缘处茶树的荧光信号强度较强,8月纯茶园茶树的荧光点位显著低于间作茶树,9月各测定点茶树荧光曲线重合度较高。薄壳山核桃冠缘、冠外茶树相对可变荧光差异曲线(ΔVt)波动较小,冠下茶树荧光的J相在7月快速下降但在9月却陡然升高,表明此时茶树叶片PSⅡ反应中心电子传递受阻,电子传递的能量配额减少。(3)间作茶园中茶树Sm、N、φPo均高于纯茶园茶树,7—8月高温强光时期,纯茶园的茶树Mo升高受到了光抑制,林茶间作茶树吸收(ABS/CSm)、捕获(TRo/CSm)、传递(ETo/CSm)的能量均高于纯茶园,纯茶园茶树反应中心量子效率(ABS/RC)和热耗散(DIo/CSm)显著升高,致使PSⅡ电子传递和能量转化异常。薄壳山核桃冠缘附近茶树的光合能力(PIabs)较高。表明林茶间作冠缘下散射光有利于安吉白茶生长和光合同化作用,冠外次之,冠下和纯茶园较差。强光对安吉白茶产生了明显的光抑制,过度遮阴也不利于茶树的光合与生长。
-
单位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南京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