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广东省2010年和2011年手足口病高峰期流行特征,探讨预防控制策略。方法利用20082010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广东省报告手足口病周分布为基准,利用控制图法确定2010年和2011年广东省手足口病高峰期。对2010年和2011年手足口病高峰期的人口学特征、病原学资料、病例临床诊断标准的一致性和病例报告质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010年与2011年高峰期分别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27 543和148 613例。2011年高峰期男性、女性发病率均高于2010年(Z=33.86,P<0.05;Z=15.02,P<0.05);2011年02岁组儿童发病率高于2010年(Z=51.07,P<0.05)。2010年和2011年高峰期哨点监测医院分别采集标本633份和699份,其他肠道病毒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2.64%和34.76%,2011年其他肠道病毒感染阳性率高于2010年(Z=9.42,P<0.05)。经电话核实240名散居儿童的症状及职业,208例(87%)病例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的诊断依据,44例(18%)实为幼托机构儿童。结论 2011年广东省手足口病高峰期较2010年滞后并呈现高强度流行,主要原因为优势病原体转换、病例诊断质量有待提高,气候因素对广东省手足口病疫情的影响仍有待深入分析。疾控部门应加强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提高疫情报告质量,继续开展气候等因素对手足口病发病影响研究。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