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来源红曲霉菌株的鉴定和代谢产物多样性分析

作者:蒋冬花; 丁曼青; 苏来婧; 祝佳丽; 赵鑫; 史婷婷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3(04): 410-416.
DOI:10.16218/j.issn.1001-5051.2020.04.08

摘要

综合分析不同来源的红曲制品中红曲霉菌株的多样性,筛选出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优质菌株.以红曲米、红腐乳为材料,通过分离、纯化、筛选构建红曲霉菌株资源库;依据形态表观特征、显微特征和ITS基因序列鉴定红曲霉种类;用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析红曲霉代谢产物产量.结果表明:共获得到40株红曲霉菌株,筛选出11株代表性红曲霉菌株,鉴定出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8株,红色红曲霉(M. ruber)、橙色红曲霉(M. aurantiacus)、丛毛红曲霉(M. pilosus)各1株;11株红曲霉菌株的代谢产物存在显著差异,其中FJD菌株红曲色素色价最高,达6 863.64 kat·g-1;2A菌株γ-氨基丁酸产量最高,达9.88 mg·g-1;11B菌株莫纳可林K产量最高,达442.50 mg·g-1;11B菌株桔霉素产量最低,为46.03 mg·kg-1.研究有望为红曲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优质菌株,对红曲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