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气污染跨境传输过程和以及颗粒物理化特性的演变是东亚大气环境研究的热点之一. 2014年春季,利用气溶胶化学成分在线监测仪(ACSA-12)及偏振光学粒子计数器(POPC)在日本西部福冈县进行观测研究,获取了大气中PM2.5、PM2.5—10、硝酸盐(PM2.5中硝酸盐称为细模态硝酸盐,fNO3;PM2.5—10中硝酸盐为粗模态硝酸盐,cNO3)、硫酸盐(fSO4、cSO4)、BC等成分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大气PM2.5三月日均浓度为(25.2±15.5)μg·m-3,PM2.5—10浓度为(13.8±12.5)μg·m-3,fNO3浓度为(2.5±2.4)μg·m-3,BC浓度为(0.79±0.52)μg·m-3.该地区污染主要以细粒子为主,且大多数污染过程中1—3μm粒子的退偏比值介于0.1至0.2,且粗模态粒子未表现明显的内部混合状态,说明没有经过长时间的混合作用,该地区春季污染过程主要受本地源影响.对比工作日休息日数据,休息日PM2.5浓度上升了26.0%,其中fNO3浓度上升了21%,fSO4浓度上升了37.5%,fWSOC上升了59.4%. PM2.5—10上升了20.6%,其中cSO4上升了48.6%,cNO3上升了12.5%,进一步说明了本地源对当地污染的影响.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