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在治疗支气管结核疾病中采用电子支气管镜进行介入治疗的近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有60例,观察组患者有120例(根据疾病的类型再分为瘢痕狭窄型和其他类型)。给予对照组患者内科药物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支气管镜综合介入治疗[经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术、氩等离子体凝固(APC)热消融术、冷冻治疗术及镜下给药治疗术],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个月内的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判断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近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瘢痕狭窄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的病灶吸收有效率、痰菌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中瘢痕狭窄型和其他类型组间的上述3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在全身抗结核的治疗基础上,采用电子支气管镜综合介入治疗有着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且该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还具备较好的安全性,因此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