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双侧同时多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与外科疗效相关的临床预后因素。方法采用改良的Martini-Melamed诊断标准,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手术治疗的96例双侧同时多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双侧病变均行根治性手术切除且有明确的病理诊断与分期。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Log rank检验比较生存差异,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96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因术后严重并发症死亡,共94例进行生存分析。94例患者中,分期手术93例,一期手术1例;双原发肺癌患者79例,三原发及以上肺癌患者15例(其中3个癌灶9例,4个癌灶4例,5个癌灶2例);至少有2个癌灶位于同一肺叶者12例,各个癌灶位于独立的不同肺叶者82例;病理类型均为腺癌者76例,均为鳞癌者12例,腺癌+鳞癌者5例,腺癌+腺鳞癌者1例。全组患者的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7.4%、70.8%和58.1%,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7.6%、89.0%和82.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最大肿瘤直径、最高pT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与患者无复发生存有关(均P<0.01);性别、最大肿瘤直径、最高pT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与患者的总生存有关(均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最高pT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影响双侧同时多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和总生存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对双侧多发结节的诊断应仔细谨慎;双侧同时多原发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治术后的生存率较高,在充分保证安全和根治原则的基础上能够从分期手术中获益。最高pT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影响双侧多原发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应尽量进行充分的手术切除及彻底的淋巴结清扫以准确判断预后。
-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