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降脂脉安颗粒(JZMA)的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探讨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的脂水分配系数(ALogP)和药物相似性(DL)参数设置,收集降脂脉安颗粒中各个药物的化学成分,通过靶点预测网站服务器(UniProt)与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的整合来获取降脂脉安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靶点和疾病基因,运用STRING在线工具构建蛋白互相作用(PPI)网络,并借助Cytoscape 3.6.0构建"中药-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利用Cytoscape3.7.2软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运用MCODE插件筛选出关键基因,并采用STRING数据库与R 3.6.3软件进行基因本体(GO)分类富集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得到283个潜在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quercetin)、芹菜素(apigenin)、山柰酚等关键化合物;经拓扑分析,获得13个核心靶点、6个基因簇和4个核心基因CASP9、PTGS2、SLC2A4、OPRD1,它们主要参与PI3K/Akt、AGE-RAGE、FOXO、IL-17、HIF-1信号通路等。结论网络药理学分析有助于揭示JZMA治疗NAFLD的主要物质基础,预测了其多层次、多靶点和多途径的潜在作用机制,为拓展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