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后稳定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股骨后髁偏距变化对早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21例骨关节炎接受单侧后稳定型膝关节置换患者,记录所有患者术前与术后股骨后髁偏距,根据股骨后髁偏距变化情况分为A组(股骨后髁偏距不变或增加)与B组(股骨后髁偏距减小)。对两组患者进行至少12个月的随访,比较其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美国膝关节外科学会评分系统(HSS)及膝关节功能之间的差异。结果术后,2组患者在前髁偏距变化、股骨假体屈曲角、胫骨后倾角、胫骨角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A组患者在WOMAC评分、HSS评分和负重主动屈曲范围方面改善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建股骨后髁偏距能够改善后稳定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的骨关节炎症状,并提升患者负重位主动屈曲范围,有一定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