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及血管内超声(IVUS)检测技术评价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并指导支架置入,检测血管对置入支架后即刻和中远期的反应。方法选择2008年2—7月间的27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OCT 及 IVUS 检查,共检查了30支血管,其中8处为药物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并对19处病变进行了支架置入。结果除外支架置入的8例(置入6个月~4年)外,其余22例病变行 OCT 及 IVUS 检查,发现稳定性斑块5例,不稳定斑块17例,其中 OCT检出内膜小撕裂4例(IVUS 未检出,P>0.05),冠状动脉撕裂伴夹层病变5例(IVUS 检出1例,P>0.05),血栓形成5例(IVUS 检出1例,P>0.05),偏心斑块伴薄纤维帽12例(IVUS 检出2例,P<0.01)。8例曾经进行支架治疗的患者,造影、OCT 和 IVUS 发现2例再狭窄;OCT 显示支架内膜覆盖良好,IVUS 不能精确看到内膜;OCT 检测出1例患者有支架后瘤样扩张。对17例不稳定性斑块及2例支架再狭窄病例行支架置入术,术后支架膨胀不良发生率26.0%,OCT 及 IVUS 检出率相同;支架贴壁不良发生率63.2%,IVUS 检出率低于 OCT(10.5%比63.2%,P<0.01);支架近远端撕裂10.5%,IVUS 均不能检出;内膜脱垂发生率52.6%,IVUS 检出率低于 OCT(10.5%比52.6%,P<0.05)。结论 OCT 与 IVUS 相比,在不稳定性斑块检测准确度方面明显优于 IVUS,更能精确指导冠状动脉支架置入。IVUS 在操作简便性及反映斑块负荷方面要优于 OCT。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