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肩峰形态变化是退变性肩袖撕裂的最重要外在因素,关于肩峰形态及肩峰覆盖的相关研究一直在持续进行。目的:观察肩峰在三维空间中对于肩袖组织的覆盖,测量冠状位及矢状位参数,探究肩峰悬垂、肩盂角及肩峰覆盖角与退变性肩袖全层撕裂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肩关节镜手术或MRI检查确诊为肩袖全层撕裂的患者56例为撕裂组,同时纳入非肩袖撕裂患者48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胸部CT资料,使用Mimics软件重建患者肩胛骨,在3-matic软件内测量两组患者的肩峰悬垂、肩盂角和肩峰覆盖角,比较两组患者测量参数之间的差异,并对测量参数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评估测量参数预测肩袖撕裂的能力,一般参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大于0.8则认为该参数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结果与结论:(1)肩袖撕裂组患者的肩峰悬垂均值大于对照组(P <0.001),肩峰覆盖角均值也大于对照组(P <0.001);两组患者的肩盂角均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肩峰悬垂与肩峰覆盖角均是肩袖撕裂的危险因素(P <0.05);(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提示肩峰悬垂与肩峰覆盖角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5和0.865,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6.15 mm和60.65°;(4)结果显示,肩袖撕裂患者的肩峰悬垂和肩峰覆盖角大于非肩袖撕裂患者,它们均与退变性肩袖全层撕裂有关,可以用来预测肩袖撕裂,并且肩峰覆盖角的预测效能更高。